第1450章 放弃甲弹对抗,拥抱信火一体
“不只是坦克。”
这个时候,跟在旁边的海军武官爱德华柯林斯上校也放下了手中挂着长焦镜头的单反相机:
“第三个,两栖步兵战车方队也跟之前卫星图上看到的不太一样……”
就在二人说话之时,排在第二位的步兵战车方队已经悄然驶过。
这种被称为zbd-04、外形类似bp3的型号在使用中其实与后者区别很大,只是100+30的武器系统比较类似而已,但对于大部分既不需要驾驶也不需要乘坐的吃瓜群众和外部观察者而言要素不多,就连转播解说也是草草带过,只是把介绍的重点放在了这支来自祖国南疆部队的光荣历史上。
而相比之下,紧随其后的第三个方队则极为醒目。
倒不是说装备本身如何亮眼,而是一身以海军蓝为基调的亮面数码迷彩实在扎人眼球,尤其从外宾区的角度,老早就能注意到这十几辆尤其高大的履带式车辆。
不过,对于长期关注解放军的内行人而言,这种两栖步兵战车本身倒是属于老熟人了。
更远的不谈,在今年4月份为庆祝华夏海军成立而进行的庆祝活动中,这一型号就在岛城基地进行过静态和水上机动展示,甚至破天荒地允许参观者进入载员舱,实际体会两栖机械化步兵的行动方式。
“这不就是那种速度很快的两栖战车”
舍尔少将在半年前也参与了那次展示活动,亲眼看到这种貌似笨重的大家伙在下水之后开出了大约40k/h的离谱速度,所以印象很深。
但说到底,仍然是一种依赖浮渡-抢滩模式的传统登陆设备,论威胁程度,远远比不上同样在四月份展出的新型登陆舰和气垫船。
“但阵容比卫星图上看到的精简了不少。”
柯林斯指了指稍远的地方:
“按照我们之前的估计,在三种坦克之后、步兵战车之前,还应该有18辆隶属于第一集团军的105两栖突击炮,现在却数量减半,被集中到了这个方队的后面。”
细看之下,舍尔发现果然如对方所说,44阵型的前两排和后两排并不相同。
“真是新鲜……”
在通讯手段和侦察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诸如阅兵阵容之类的事情本来应该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前就能被确定下来的东西。
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华夏人还真就在螺狮壳里做道场,顶着不知道多少镜头和视线,给他们这些搞开源情报分析的人整出来不少新样。
舍尔一边在笔记本上又打了个叉,一边有些苦恼地摇了摇头:
“也就是说,之前在阅兵村和几次彩排中看到的那些卡车或许不是备份车或者保障车,反而是本次阅兵的重头戏……”
而柯林斯则掏出手机,非常艰难地打开了央视频道的直播页面,然后戴上一只耳机。
尽管不像老油条们一样精通汉语,但屏幕下方彩条上会显示出各个方阵的名字,总还是能看懂一些。
十几秒过后,他把手机屏幕塞到舍尔面前:
“你看,在华夏方面的宣传材料中,这个方阵没有给出具体的型号或者装备类型,而是直接以功能命名为两栖登陆作战方队……”
就在此时,原本还算能看的直播推流瞬间变得卡顿起来,而在一次持续不到五秒钟的刷新过后,下方评论区的留言数量就增长了惊人的两千多条。
“这是……发生什么了”
在本就嘈杂的背景噪音之下,柯林斯只能听到转播解说员的声音突然变得铿锵有力了很多,但却不知道具体都说了些什么,能引发隔着屏幕的观众们如此激烈的反应。
舍尔这会儿也已经戴上了另外一边耳机,但紧接着表情就变得有些僵硬。
因为他恰好听到了解说员对这个方阵的最后一句介绍:
“解放军有能力、有信心,时刻准备着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这套说辞放在平时或许没什么,但配合眼前这个“两栖登陆方队”的性质,就很难不让人有所联想……
“他们发出了意义明确的威胁……”